1923年8月出生的江希友同志,是农建四师十二团一营三连战士,也是农建四师的垦荒功臣。家住江苏省灌云县南城区的他,家庭成份贫农,勤劳刻苦的劳动习惯,使他具有革命军人艰苦勤劳的优良本质。
1950年,江希友曾参加苏北伟大的导沂工程,他了解导沂工程,能解决苏北人民贫困,与自己有切身利益,冒着雨雪地冻,坚持导沂工程,成绩超群,立了“一等功”。
1951年于抗美援朝运动中,为了捍卫祖国而自动入伍,到了部队,积极学习军事,锻炼本领,提高技术,在某地练兵,以紧张的战备姿态,参加军训,练习爬山,刻苦耐劳,学动作、学技术,时刻准备上朝鲜,去打倒美帝国主义保卫朝鲜人民的独立和自由,曾在练习爬山动作中,第一名爬到山顶,插了红旗,颇得群众好评及首长的表扬。
1952年部队转到农业生产战线上,在建场治河任务中,挖土成绩大,绰号“江大锹”。建场第一阶段二十一全劳动日,共挖土七百多公方,单挖未挑,平均每天二十二点五公方。连队有一次测验他挖土成绩,四小时挖土四十四点六公方,他经常一人挖供五人挑。一百米达出土一人挖,供九人挑,连队送他一个绰号:“江大锹”。
江希友同志,由于喜好劳动,接受过去导沂的经验,专心钻研劳作,在建场第一战役中,创造了合理化、科学化、先进的挖土新方法,他首先掌握了挖土要领,挖土时,人身前俯,左手握锹拐,右手抓锹柄,锹插土稍倾斜直下,左脚蹬锹骑拐,锹头放陡,挖土七寸对方,一尺四寸深度,每锹足有六七十斤,多的九十几斤。手脚全用力,一股劲向下蹬,一直到锹拐,两手略向前推,紧紧握住锹拐,左手捺,右手撬,土就容易裂开,端锹平,上不冒,下不掉,不拆脚土,遇到硬土不易挖时,一边蹬锹,一边晃动锹柄,将锹左右摇动,土就容易裂开好插下锹。装土时,根据人力决定块子大小,合理使用劳力。劳动组合,做到人力工具不闲,锹筐一致,富有整体观念,不保守,创造了挖土经验方法后,及时建议领导,推广他的挖土新方法,不仅班里学习,工程速度快,组织全营全团代表参观,推动了工程大大地进展。他在施工中,情绪一贯旺盛,辛勤的劳动,看到其他同志情绪不高,精神疲劳时,就提出鼓动口号:“你来挖,我来挑,看谁本领高”,“大家快,大家挑,不要把我大锹冻死了”,激发了全班同志挖土情绪。
坚韧顽强,克服困难。挖土期间,手上挖起血泡子,肩上挑出红肿来,班里同志劝江希友休息,他说:“挖好排水沟,好长棉花、麦子,增加祖国财富”。他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幸福生活,要靠我们劳动生产创造出来,以拖拉机新式生产工具,配合人力劳动,目前困难,吓不倒我们,用我们智慧、技术、劳力,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正因为江希友发明的“‘江大锹’挖土法”在全农建四师的成功推广和在水利战役中的优良表现,1953年3月17日,他被农建四师表彰为"特等功臣"。并成为淮海农场建场60周年的10大知名人物。图一是江希友在水利工地作挖沟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