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0日,针迎来淮海农场建场70周年。建国初期的1952年,毛泽东主席亲自颁发命令,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02师改编成农业建设第四师,继而通过组建了淮海农场,淮海的发展进步与祖国的繁荣发展与时俱进。看看农场现在的生产现状和城镇面貌,无论是健在的老军工,还是我们这些参与过农场建设和见证农场发展的人们,无不发自内心的赞叹和感动。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1958年,我的父兄从东台迁到淮海农场,第二年,我从老家小学毕业,暑假从东台乘轮船一天两夜辗转到北坍,而后来到了这块我为之奋斗半生的土地。
刚到农场时,我们一家四口人挤在笆墙草顶的半间房内。分场仅有几间仓库,总场仅办公区是几排瓦房,其它全是草房、泥墙,或者笆墙。
上世纪60年代建场十多年时,农场的生产水平仍然很低,我工作的四分场,盐碱地仍大面积的存在,种棉花、麦子、大豆等农作物,每季作物的成苗面积仅仅有50-60%。到70年代,农场开始种水稻,虽然有水灌溉,但重盐碱地仍不能立苗,化除技术尚未成熟,水稻田的三棱草密密麻麻,其基数超过秧苗的多少倍。那时农场职工多,加上无锡知青,单我们30连就有职工300多人,人跟杂草的斗争没日没夜、旷日持久。一个人干半天,1米宽的稻行,拔草都拔不到头,手上皮都拔破了,长满了水泡,连队领导还要求大家连根拔,甚至要求把泥下的三棱草果子都抠出来。那一年,我们30连种了五六百亩水稻,总产达到30多万斤,就算是丰收了,还受到总场的表扬。那时一年忙到头,只有农闲时10天才能休息1天,但生产效益仍然很低,甚至亏损。
1979年,知青大量回城,我们当时都担心,劳动力减少了一大半,这田还怎么种。农场的老军工和其他职工发扬了大无畏的军垦精神,与天斗、与地斗,承受了超负荷的工作,不但把农场的土地种了,而且种得很好。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改革开放和农业政策的鼓励下,随着作物品种的改良,生产技术的进步,防治病虫害和化除农药的供应增加,农业机械的力量也不断增加。1995年后农场全部扩种水稻,水稻产量和价格都大幅上升,农场的生产经营才有了长足发展。
翻天覆地慨而慷
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和不懈努力,淮海农场的生产经营和城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骄人业绩。这几年三夏和三秋,农场组织我们一些退休的老干部到各分场参观学习,我们更是深切感受到农场农业生产的进步和变化。现在每年稻麦两季,麦子单产和水稻单产都大大超过了千斤,一些连队的水稻亩产甚至达到1300-1400斤,吨粮田的梦想早已实现。农场的生产经营效益年年增长,不单产量高了,生产技术和农机技术变化更大。全场8万亩耕地,夏收和秋收十多天就能完成。夏种、秋种的进度也都快得惊人,今年秋种时,种麦机械竟然开沟、播种、施肥、化除、镇压一条龙完成,真是令人感叹,而且上场的粮食不管含水量多高,都有能力通过烘干入库。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年小麦遭遇梅雨,来不及收割的麦子穗部发芽,农场动员全场职工把自家床铺,桌子全部晾摊麦子,结果仍然损失惨重。看到农场现在的农业生产现状,与那时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我真为现在农场的领导者和农业、农机的工作人员感到骄傲,也从心底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他们是农场事业的继承者,也是农场未来事业的发展者。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我的家乡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就是新四军的活动区域,老百姓对共产党非常信任、积极支持。还记得上世纪五十年代,正是农村合作化时期。农村干部宣传未来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说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田不用牛,吃的是油,穿的是绸……宣传虽然简单而直接,但那种描述的情景确实是非常鼓舞人心的。我们那时还小,懵懵懂懂的,但从大人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虽然有些许感动,但更多的是疑惑与置之一笑。那时无论是生活现状和社会现实,都与宣传的相差十万八千里,但人们对此仍充满了信心与向往。看看今天的祖国以及农场的发展现状,都让我们觉得现在各个方面都大大超过了之前的想像。
那时候的交通,能乘上轮船已经很不错了,再看看现在,盐城不仅有了飞机、高铁和高速公路,而且在农村,村村都通了公路。许多外出务工人员和职工子女开私家车回农场,农场社区停满了各种品牌的小轿车。能开着自家的小轿车,这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乃至八九十年代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再看看现在的农场,总场的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淮海路两侧的楼房鳞次栉比,路旁绿树成荫,夜晚路灯明亮、霓虹灯闪烁,场区内中心广场、运动广场、小公园及各类商店、饭馆、菜场和一些生活配套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回首淮海农场70年的发展历史,我深切地怀念那些为农场生产和建设作出过贡献的人们,特别是老军工,他们从建场初期艰苦创业到奉献终生,和农场一起砥砺前行着。我在四分场工作几十年,熟知的老军工大多数人已经去世,现存的也已至耄耋之年,可他们鲜活的面容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现在他们的子女很多仍在为农场建设在作贡献。当然,建设农场的队伍中,还有东台、海门、阜宁、淮阴移民来的工人,有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农场建设的大批知青和来农场工作的知识分子。农场取得如今的发展规模,和那些打地基、搬砖瓦、砌墙架梁的建设者都是分不开的,他们都是淮海农场建设的功臣,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时光如梭、斗转星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淮海农场也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一代一代淮农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继续为书写好淮海农场的光辉历史而为之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