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曹“党员耕夫”

作者:杨帆 吕伟时间:2022-07-20 15:53:43

  • 时值盛夏,奋战正酣。“三夏”以来,新曹农业战线党员干部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要求,通过党建铸魂,依托支部搭桥,彰显党员担当,持续筑牢“兴农堡垒”,成为强农兴农中坚力量。

    他们有的以土为业,以“吃土”为荣,从“老牌农夫”到“职业耕夫”,不忘农民本色,足迹遍布十万亩良田,厚植农场沃土,誓让大地“生金”,成为知农爱农“最美耕夫”。

    本土新耕夫

    上世纪50年代,农场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在生产队集体劳动。改革开放,土地承包到户,农民可以自由耕种。随着农业资源整合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私田”成了“集体田”,“乡村”成了“乡镇”,年轻人一茬一茬离开农场,留场的大多是“三八六一九九部队”,干农业的青壮年成了“稀缺品”。

    为解决“谁来种地”问题,农场党委在“三农”要素配置上加大资金投入,让设施更加先进、产业更加多元,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在队伍建设上采取“多予放活”,培育复合型人才,选优垦荒后代,用好退役军人,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在公共服务上落实惠民举措,加强社区治理,缩小城乡差距,让农场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怎样种地”需要机械化和科学化打基础,但也离不开“干苦力”和“土办法”作铺垫,缺乏专业知识的“本土耕夫”在家门口找到了称心的工作,“不体面”的劳作有了“体面”的收入。

    田头新党员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后,农场党委深知农业“大轮船”要靠党建“把大舵”,为建设具有军垦底色、农垦底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场”,新曹将“支部建在连队上”与“党员争种示范田”相融合,培育“红色党员”深植“黑色土壤”,把“三会一课”开到田间地头,开拓出党建强生产、生产促党建的新局面。

    “耕夫”加持“党员身份”,49名支部书记带领150多人的“七一部队”任职生产区、烘干线、农机站等不同单位部门,依托不同岗位分工,成立涉及财会、贸易、技术、工程领域的专业型党支部,改变“就农业抓农业、就支部抓支部”的惯性思维,组建“支部联盟”,凝聚发展合力,聚焦“国之大者”,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当好稳产保供“压舱石”,为集团党委打造中国现代农业航母“江苏号”贡献新曹力量。

    “支部联盟”持续丰富“党建促民生”内涵,在管好集体资产基础上,用心守护职工群众利益,将“为民办实事”融入疫情防控、产业发展、生态环保、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每名党员都是政策落实宣传员、联心为民服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安全发展监督员、美丽宜居建设员、共同富裕示范员。

    新老结师徒

    无论是土生土长的农民,还是科班出身的大学生,都有一个共同身份——“党员耕夫”。他们以生产一线为载体,将“情景党课”设在田间地头,追述农场“前世今生”,激发为场兴旺、为民服务情怀,始终牢记“种好地”就是他们的初心和使命。

    通过“师徒”互助,推动“观念”互补,大学生主动邀请“老牌农夫”当“导师”,了解农场气候规律、土壤结构、作物多样性,为控制病虫草害“把脉开方”,为及时化除化控施肥当好“农机保姆”,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将寒窗苦读的“学历”转化为干事创业的“能力”,年轻人能挑大梁,干起农活更像“老农匠”。

    向土地要粮是有限的,向科学要粮是无限的。为了思想不掉队、技术赶上来,“老牌农夫”虚心向大学生请教“学堂理论”,秉持学以致用的“恒心”,坚守吃透新技术的“匠心”,将土生土长的“阅历”转化为增收致富的“资历”,农民伯伯种田有了“科技范儿”。

    复合新模式

    今年,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给“三夏”大忙“加了餐”,为实现单子叶和双子叶作物“同一个机械播种、同一个时间化除、同一个时间化控、同一个时间施肥”,农场党委带领全场上下向种植能手调研、取经,向专家教授问策、解惑,从无到有,开启了“玉米不减产、大豆要增收”的专业化探索之旅。

    一个多月来,各条战线“攻坚团队”辗转于田野、场头与会议室之间,吃在田埂、伏在桌头,顶着烈日、熬过通宵,一点点积累、一轮轮试验、一步步改进,逐步建立起适应新曹地理环境的粮油复合种植技术体系。

    党旗所指就是奋斗方向,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指引下,新曹“党员耕夫”把党的“革命精神”用在粮食生产上,情系农场、躬耕农业,一心一意执念于种科学粮、种道德粮、种文化粮,早一天让老百姓吃上新曹的放心粮。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