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江心沙,阳光和煦,暖如春日。秋粮颗粒归仓后,这片从江心围垦而来的热土,又在静静地孕育新的生机与活力,以及来年的丰收和喜悦。然而,卷土重来的疫情却让这片土地不得不按下暂停键,一切似乎都变得萧瑟起来。好在,有无数英勇顽强、敢于奉献的“江心沙儿女”正在为“疫散云开”和“拨云见日”而艰苦奋斗。作为社区工作者的施春雁,就是其中的代表。
业务尖兵,好钢用在刀刃上
自11日江心沙发生疫情以来,她休息的时间总共不超过6个小时。一开始,她作为机动采样人员,协同医务人员负责场域内所有企业和零散居住人员的核酸采集工作。从早到晚,她不是骑着电瓶车穿梭于纵横交错的道路上,就是奔跑在几十栋楼房的一级级台阶上。她每天奔跑的路程,都不亚于一场半程马拉松。作为非医学科班出身的社区工作者,她通过医院的专业培训和勤奋刻苦的自学,练就了一身过硬的防疫本领。一天下来,她防护服内的汗水已经把衣服浸透了两层。冷热交替着,折磨着她的身心。“冰火两重天,但我没时间,也来不及更换了。真恨不得有孙悟空的分身术。”当她终于被强行换下来休息片刻,领导对她说辛苦了时,她一边打趣,一边脱下防护服。在亮如白昼般的灯光下,汗水蒸发的热气在寒夜的冷风中显得那么刺眼。在她继续摘下口罩的那一刻,在场的所有人都沉默了。连续奋战四五天,口罩仿佛被她干事的斗志和精神加热成一个个烙铁,不断加深她脸上的“刺青”印痕。她的眼睛也布满了血丝,目光却依旧坚毅而富有温情,蜡黄的面色虽然显得更沧桑了些,但微笑时,面部肌肉的活力,没有打半点折扣。同事们都说,她的笑容充满了治愈的力量。后来小区封控了,她临危受命,担任点位长,继续发挥着模范作用。由于她的到来,不仅小区防控力量得到了很强的补充,而且各个点位的“作业”标准也被提高了很多。这一切,都得益于今年四月她被海门区抽调到隔离酒店当点位长时积累的宝贵经验。
铁血军魂,巾帼当不让须眉
那时候,也是半夜的一个电话,让她迅速从梦中醒来,面对疫情命令,她没有半点犹豫和胆怯。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在江心沙这块有军垦历史、文化和精神三种底蕴的土地上,就算不穿军装,但是骨子里也必须要有铁血铸造的军魂。”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到岗位以后,一切从零开始学,一天24小时,被她切割成若干份,用来了解每一个隔离人员的基本信息、身体情况和特殊要求,掌握风控区域“作业流程”和规章制度。她花大量时间跟隔离人员一对一地聊天,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安抚他们的恐慌和焦虑等不良情绪。久而久之,人们都戏称她为“人民勤务兵”,她们之间亲如一家人。甚至有人隔离期满离开,到家后还经常给她发微信说,怀恋跟她相处的日子。“疫情虽然无情,但是人间不能没有爱。辛苦我一人,照顾百十家,我觉得很值。”回忆起那段艰苦往事,她坦言“唯一觉得对不起的就是家人,作为独生子女,我没有照顾好母亲,作为儿媳妇,又没有照顾好公公、婆婆。”她的话语中充满了愧疚。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的脸庞上,晶莹剔透的泪珠,在眼眶中打转。她抬头,仰望着天花板,极力地想要控制住,但最终眼泪还是掉了下来,落在地板上滴答作响。其实,在同事和邻居看来,她已经做得很好了,绝对称得上是模范女儿和模范儿媳妇。家中三位老人在她的悉心照料下,身子骨一天天硬朗了起来,自理能力也在一天天提高。数年如一日,不管多晚才回家,也不管有多累,她始终坚持为他们进行按摩理疗。
真情付出,撑起社区半边天
作为一名经验老道的社区工作者,施春雁是居民们心目中最为信赖的“领头雁”。2020年由于搬迁,她所在的社区裁撤合并后,剩下百十户居民的大小事情全都由她一人负责。为了调解矛盾,她自学相关法律知识和心理学知识;为了做安置户搬迁工作她苦口婆心,磨破嘴皮子挨家挨户做工作;为了秸秆禁烧等相关政策的落地,她被埋怨和投诉......但无论是哪一件事,都没能让她退却半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真心,换诚心。在这种心态的指引下,她最终获得了广大居民朋友们的理解,并与他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
从疫情防控标兵,到社区工作模范,施春雁的身上始终透着一股浓浓的“真情”。《说文解字》里说:“情,内心有所欲求的隐形动力,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青”作声旁。”或许,正是因为她始终坚持“对人多一份真心和诚心,对物多一份爱心和耐心,对事多一份恒心和决心”的生活和工作理念,才会让自己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上都能焕发不一样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