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 | 江苏滨淮农场张钢 余热映照方寸间

作者:时间:2023-08-18 10:13:22

  • 在江苏农垦滨淮农场通河东路上,有一家名为海鸥照相馆的门店,户外广告牌上“苏北老字号”标识格外引人注目。门店老板叫张钢,今年68岁,中等个子,戴副近视眼镜,操一口浓重的“盐场”口音,好听且具磁性,慈祥的面容总是带着微笑。

    他与照相馆一起走过了近半个世纪。他用手中的相机见证了滨淮农场的沧桑巨变,也陪伴了几代滨淮人的成长。

    18岁时的张钢成了新滩盐场下放知青,在二师九团二营六连务农了3年。因写的一手好字,于1978年调至团部照相馆工作。张钢勤奋好学,跟随当时的照相馆负责人胡祝三学习拍照、书画等技巧。胡祝三早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号泊客斋主,现为中国现代民族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当代中国重彩大写意花鸟画一代名家。那时,张钢不仅学到了一手摄影技术,还练就了一手书法、绘画、篆刻艺术特长。

    不久,张钢承包了农场照相馆,开起了夫妻店。张钢秉承师傅的匠人心态,在布光方式上,偏爱“老派”的三角光,拍出来的照片真实且富有立体感和层次感。在后期修图美容上,他能凭一支铅笔,在底片上铲高补平,尽量避开顾客容貌上的弱点,“美颜”的效果堪称一绝。照片着色也是个专门的学问,张钢用一根竹棍、一块棉球,在当时仅有的12种不同颜料中任意选取,巧妙组合,在照片上精心涂抹,便使一张原本黑白的照片变得光彩照人,受到当时俊男靓女们的热捧。

    因受师傅的艺术熏陶,张钢在闲暇之余喜爱练习书法绘画技巧,尤其画的花鸟虫鱼可谓神形兼备、出神入化,得到书法绘画爱好者们的交口称赞。多年来,有10多幅作品参加市县及江苏农垦文化交流活动。

    2008年,张钢的照相器材从当初的海鸥黑白胶片大座机换成现在的佳能数码单反相机,还配置了电脑等智能化操作平台。此后,他就养成了一个习惯,将为全场职工居民所拍照片全部收入电脑,只要输入姓名,过去的照片就会显现在屏幕上。几十年的积累,他所收藏的各类照片少说也有一万张,有证件照,有全家福,有婚纱照,却为许许多多滨淮人留下了最珍贵的回忆。一张照片,一个故事,如果把它们拼接在一起,就是一部演绎着职工居民幸福生活的纪录片。在这个流行怀旧的年代,很多人都会来这里寻找回忆。

    这几年,张钢的摄影器材不断更新,但诚信经营的初衷始终没变。对于照相,张钢一直有自己的原则,一定要反复照到自己和顾客都满意为止。社区职工居民有行动不便的,只要一个电话,他一定马上拿起相机就上门服务。“每当看到顾客从我这里取走照片,满意地离去时,我才会感觉到自己这份职业的意义。”张钢说。

    打开张钢的手机,会发现在微信通讯录里居然有6300个联系人,绝大多数是以往照相的顾客,且都是这些顾客主动要求加入微信,传递所需图片方便快捷。

    拍照是一件很平凡的事情,但张钢把一件平凡的事情坚守了一辈子,乃至跨越了时代,见证了历史,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他用精湛的摄影技艺为人们留下流金岁月的美好记忆,用诚实守信的人格魅力影响着滨淮人,用余热的镜头把滨淮的发展与滨淮人的美好形象聚焦在方寸之间。(王海龙)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