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优质水稻转变为优质大米,是苏垦米业20年如一日的坚持。苏垦米业结合原粮质量信息与大米食味检测技术,甄选优质原粮,利用真空包装技术锁住新米的鲜美,通过苏垦大米独有的产品追溯技术,共享每一碗“苏垦好大米”的诞生。
眼下是新米上市的关键时节,走进苏垦米业宝应湖分公司,大米加工线、两条粮食烘干线设备声轰鸣作响,一辆辆满载稻谷的运粮车来回穿梭,工人们在各条生产线上有序生产。为了让广大客户吃上安全放心、清香可口的“宝金玉”新米,苏垦米业宝应湖分公司开足产能。随着设备不停地运转,新收购的稻谷经过清理、加工、筛选、包装等一系列工序后,一包包优质大米被贴上新米的特殊身份销往南京、淮安、安徽阜阳、浙江湖州等多个大中城市,目前已累计销售新米1800余吨。
在苏垦米业江心沙分公司的稻米生产车间,稻米加工从脱壳、谷糙分离、色选等工序全部自动化完成。自新米上市以来,各类订单不断,截至目前已售出1000余吨,日均加工销售50吨左右。据介绍,新米主要线上销售,江浙沪一些大型商超也提前订购。苏垦米业江心沙分公司水稻主要种植品种是“南粳46”。江心沙农场土壤中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稻季温光水热等气候条件优越,加之有生育期相对较长等综合因素的加持,使得生长出的大米米粒呈椭圆形,色泽晶莹、口感香甜软糯。除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之外,苏垦米业江心沙分公司在进行稻谷烘干时充分考虑了温度和时长,采用低温烘干法,让大米保持最好的口感。
一排排运输车辆满载着新收的稻谷有序进入苏垦米业黄海米厂厂区,首先将面对第一轮的“考验”——进厂检斤检质。质检室内,扦样机将样品吸出,粮油质检员则通过快检设备进行检测分析,通过农产品质量管理系统核对每车稻谷在“信息云”中的数据信息,根据质量、品种、来源进行分类,准确定位原粮流向,引导车辆前往对应的烘干仓储设施装卸整理。
苏垦米业通过物联网技术的综合应用,实现物流与信息流的高效同步,打破信息壁垒,因“粮”制宜实施稻谷收储方案,确保“种好粮、收好粮”落地落细。秋粮收购期间,面对原粮品种多、质量差异大等因素所造成的质量安全保障难题,苏垦米业已然给出了“解题思路”——加强收储设施建设,强化绿色储粮支撑,深化信息技术运用。
目前,垦区已投入使用的烘干线超过100条,烘干能力可达31770吨/日,其中自动化的低温循环烘干设施占比达到40%,通过在40℃低温下“多段干燥、多段缓苏、多次循环”的烘干工艺,不仅实现科学降水、高效保粮、节粮减损,也牢牢锁住稻谷的营养价值与食味品质。在建成的81万吨仓储设施中,仅高大平房仓就达34.27万吨,全面装配粮面专用空调、固定式环流熏蒸等现代储粮设备,借助绿色、低温储粮技术综合应用,实现“优粮优储”的升级转变。通过自动粮情系统与粮库视频监控系统,随时随地查看仓内实况,检测并记录粮仓的“三温两湿”数据,确保粮食从“库端”到“云端”的全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