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是一个跨越历史的维度;十年,是一段砥砺奋进的历程。
2013年,江苏农垦外拓基地“第一犁”——苏垦农发宿迁分公司成立。
从那一刻起,“江苏农垦外拓基地”便在宿迁大地落地生根,镌刻下一串不懈奋斗的足迹。
时光荏苒,如今,苏垦农发宿迁分公司已走过了10年,始终牢记“农姓为本”,坚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供给和示范带动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初心使命,把汗水洒在广袤田野,把“农业组织化、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产业化”目标放在心中,披荆斩棘、奋勇前行,努力书写基地拓展“第一犁”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敢为人先: 答好农业现代化“时代之问”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在通往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上,“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如何种好地”始终是亟待回答的“时代之问”。
2013年,江苏农垦率先行动,开始探索“时代之问”,参与农村土地经营流转,种地的范围从农垦拓展到农村。当年,苏垦农发与江苏宿迁市宿城区政府签署《农业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宿迁分公司,黄海分公司挑选27名骨干去“创业”,迈出了土地规模化拓展的“第一步”。
地块零星、草丛沟渠、水塘坟茔,是这支“先行军”最初面临的耕地。严冬寒风中,他们勘测丈量,为拉直线蹚水沟,水漫齐脖面不改色;为迁坟移树登门拜访,遭受不解也能笑脸相迎;为播种机械无法播到的地方,就肩扛身背用手撒播……
这批像钉子一样扎在基地里艰苦奋斗的人,为当地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清一色机械化”种植管理办法,成为乡亲们心中“会种地的人”,激发了村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仅一年多时间,分公司在宿迁流转种植面积就达到了5.6万亩。
如今,在集团基地拓展中,宿迁的经营权流转方式成了典型样板。10年来,苏垦农发宿迁分公司从“无”到“有”,始终坚持苏垦农发的领导,在理想追求上矢志不渝;从“有”到“优”,始终牢记兴农强垦,在勇担使命上一马当先;从“优”到“强”,始终站在行业高地,在产业发展上步履坚定。
创新引领:实现粮食稳产高产
目前,是小麦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期。在苏垦农发宿迁分公司的5.3万多亩小麦种植区,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田管景象:阡陌纵横的高标准农田上空,多架植保飞机来回穿梭,喷洒防控小麦病虫害的药物。小麦多个良种在农技人员的精心照料和数字农业监控系统、先进的农机设备加持下,茁壮成长。
“去年,我们小麦产量再次实现跨越,亩产1141斤,较同期提升172斤,创历史新高,实现单季利润破千万。今年,预计丰收在即,有望取得新突破。”黄海农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苏垦农发宿迁分公司总经理陈守军信心十足地说。
如何保持高产高效成了苏垦农发宿迁分公司一班人经常思考的问题?该公司创新举措,示范推广水稻绿色“双减”和“三高一控”及微喷旱育壮秧技术;优化品种布局,扩大优质品种机插稻种植面积,运用“1+2”体系优势,打造高产创建示范区;采用“良种良法融合,农机农艺配套”的水稻种植方式,实现了水稻的高产稳产。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教授张洪程曾考察时说,田间平衡性稳产性全国一流、省内罕见。
如今,这片土地,由于种植者、种植方式变化,小麦亩产从2012年的600斤,到2023年的1141斤,比土地流转前当地农村平均亩产高出了541斤,年度稻麦总产超1.2亿斤,成了现代农业产业高地。2023年,苏垦农发宿迁分公司荣获集团公司“三夏”工作贡献奖。
科技赋能:走好品牌强农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苏垦农发宿迁分公司持续加强科技创新,通过推进数字化与业务深度融合,智能化与产业同频共振,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效能和产品硬实力,苏垦高梁成功续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走出了品牌强农之路。
在万亩高标准农田里,一架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沿着设定好的路线飞行,搭载的相机不断拍摄照片。通过多光谱图片,可以较为全面地看出作物长势,比肉眼巡视更加形象完整。“3000余亩的条田,设定要拍100多张照片,每个条田来回拍4张,20多分钟就能拍完。”农技术人员小赵介绍说,“过去,人工巡田一天只能巡600亩左右,而无人机能巡田3万亩,是人工效率的50倍。”
聚焦农业数字化转型,苏垦农发宿迁分公司采用无人驾驶生产作业、智能灌溉、智能微喷育秧、无人机作业质量监管和巡田等,为现代农业插上了“智慧”翅膀。
农产品也尽显“科技范”。消费者拿起手机,扫描“苏垦”大米包装袋上的二维码,就能查询到大米的产地、种植过程、生产者等相关信息。围绕“智改数转网联”,苏垦农发宿迁分公司利用一体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平台,实现粮食“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全程可管控”,让消费者放心地吃上绿色健康的粮食。
回望过去,艰苦卓绝、奋斗不息的拓荒印记历历在目;展望未来,胸怀“国之大者”、勇于担当作为的苏垦外拓人满怀豪情踏上新征程,阔步前行。